為深入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十九大重要精神,切實推進武漢市建設工地文明施工管理水平提升,武漢市城鄉建設局近日評選出武漢市8月份的“十優”、“十差”工地。漢陽市政的江漢七橋(解放大道-漢陽大道)工程被評選為“十優”工地。
下面一起來看看江漢七橋工程項目部的建設與管理經驗吧。
?
智慧化管理,視頻監控全覆蓋
為落實工地安全文明生產規范,打造“智慧化工地”,項目部安排專人對工地進行視頻監控。同時,項目部還通過購置“多媒體安全培訓工具箱”,采用OA信息化系統、筑建通管理系統等方式對項目開工階段、施工階段進行質量、安全、成本、進度全方位管控。
?
?
霧炮降塵,裸土常態化管控
在施工現場,安排專人負責裸土覆蓋,實現裸土覆蓋常態化,確保目之所及均無裸土;專門租賃兩輛水車負責便道降塵工作,道口設置霧炮降塵,確保現場揚塵得到有效管控。
?
?
宣貫安全文明生產理念,注重安全施工
在施工現場,每天堅持班前安全講話,宣貫安全文明生產理念。在宣貫過程中,通過提問的方式,及時了解施工人員對安全生產理念的掌握程度及落實情況,切實保障安全文明生產理念深入人心。注重安全施工標準化建設,工地的臨邊防護、預留洞口防護均采用定制護欄、上下樓梯使用標準化梯籠,形成整套安全施工防護體系。
?
?
實名制通道,嚴格把控出入人員
工地設置“員工實名制出入通道”,實行刷卡入工地,安排專人值守出入通道,并對每一位進入工地的員工做好體溫檢測、信息登記,值班人員檢查工人安全帽的佩戴、著裝,在進出口設置自動洗車平臺,隨時對進出施工現場的車輛進行清洗,確保場內環境清潔。
?
?
科技引入,綠色環保有保障
江漢七橋主橋跨越漢江,橋位位于宗關自來水廠和琴斷口自來水廠的水源保護地,漢陽岸引橋部分位于紫霞觀垃圾填埋場中,橋梁下部結構施工極易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破壞。經過充分研究及專家論證,橋梁樁基采用鋼護筒跟進法進行施工,防止樁基施工對地下水環境造成擾動,進一步保證了漢江水源水環境安全。同時,采用“MBR膜反應池+反滲透”處理方法對垃圾滲濾液調節池進行污水處理,污水經處理后,其各項指標均能滿足國家環保要求,達到排放標準。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