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是精心部署。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防汛組織機構,每天對深基坑、圍堰進行監測,把基坑的變形,圍護樁的位移作為重點監測對象;明確每個施工區域負責檢查整改責任人的職責與工作內容,獎罰落實到個人,要求各個崗位負責人對負責區域進行雨前雨中雨后分段檢查,深基坑的監測數據要求每天上報;電工負責加強基礎用電設施監測,將施工區域各個用電區域作為防汛風險點,隨時對工地進行斷電,確保汛期不出現安全事故。
二是細化預案、規范處置流程。項目部由技術負責人編制防汛應急預案,該預案包含人員、機械、材料以及技術資金的準備,各個崗位的防汛職責、人員分工,出現緊急情況時如何應對。規劃出現場運輸路線,然后召開防汛動員會,按照應急預案內容對全體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,讓全體人員明白防汛應急的整體流程,確保汛期時能有序的進行作業。
三是強化培訓,提升應急能力。項目部提前行動,組織職工學習防汛有關規定,對風雨天行車辦法和救援措施、汛期施工等內容進行培訓考試。為防汛儲備足夠的材料和運輸機械,組織全體人員對材料機械進行檢查。對不能滿足的材料和機械進行改正。平時加強應急演練,明確處置上報流程,發生事故時按照“先防護后處理”原則進行。
四加強檢查和整改。在雨前雨中雨后進行安全檢查。雨前檢查機械設備材料是否充足,圍堰和基坑是否滲水,臨時用電是否符合規范要求。雨中注意觀察水位上漲情況,隨時對圍堰進行加高,對工地用電設施及時斷電,機械停放至指定位置,確保不阻礙交通。雨后及時對路面積水進行抽排,確保車輛行人安全順利通行,不出現負面影響。
汛期將至,我們將嚴格按照各項措施組織工作,迅速進入實戰狀態,以充分必勝的決心打響防汛第一槍,保障項目安全有效生產。 (致遠市政 葛祥/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