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幕降臨,漫步漢陽街頭,或是駕車從二環線上經過,不少市民驚奇的發現,漢陽的夜景變“靚”了,道路兩旁,各類橋梁,一棟棟樓宇都披上了華彩絢麗的外衣,一幅幅用燈光連起來的畫卷讓夜空下的漢陽分外迷人。
不少市民感慨,都沒注意到這些樓棟外立面是何時施工的,突然就變的這么漂亮,讓人驚嘆又好奇。其實,雖然施工的過程不引人注目,但從今年1月開始,漢陽區段的亮化工程就開始進場施工了,每一個白天和晚上,都有一群人在默默的為亮化工程付出呢!即使到了現在,在樓面的燈光旖旎下,只要你認真觀察,還能發現一群來自漢陽市政的施工管理人員在各亮化點位進行巡查。很少有人知道,這些絢麗的色彩出自他們之手。
整個軍運會漢陽區段景觀藝術照明提升工程包含房屋446棟及龍陽大道人行天橋、墨水湖大橋、翠微路過街天橋、鸚鵡大道鐵道橋、鸚鵡大道琴臺立交5座橋,月湖公園內道路、植物岸線、周邊重要節點以及琴臺大道(江城大道-鸚鵡大道)沿線景觀共計452處點位,幾乎遍布了整個漢陽區域。雖然工程點位極其分散,線路長,工程量大,但項目部管理人員隊伍卻并不龐大。整個亮化工程共分三期推進,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管理人員,合理安排工期,每一期工程,項目部都采取了分段進行,總體推進的思路,一名施工管理人員往往要同時負責幾條線路的亮化工程,在不同線路上來回奔波對他們來說已是家常便飯。
亮化工程的特殊性注定了他們必須日夜兼程,為了施工的便利與安全,燈具安裝必須在白天進行;想要知道燈具安裝的初步效果,調試則必須在晚上進行,白天安裝,夜間調試成了大家的常態。452處點位,白天安裝燈具,他們穿梭在各個樓宇、橋梁之間,對蜘蛛人現場安裝燈具進行把控,每一個燈具的角度、隔墻距,現場施工的安全,一點容不得馬虎;夜間,他們對安裝好的燈具進行調試,每一面墻、成千上萬的燈具,最后呈現出的效果需要在一次次調試中不斷完善,這是一場現實的“肉眼找茬” 游戲,一處燈具的角度、位置不對就會影響整體的效果。安裝——調試——調整,正是在一次次重復過后,才呈現出我們看到的絢麗色彩。
位于龍陽大道的龍陽時代,每到晚上就會化身成為多媒體電子屏,軍運會吉祥物兵兵、logo、國旗等各種軍運會動畫輪番呈現,畫面美輪美奐,這些動畫就是由59970個點光源共同組成的,通俗的來理解,是59970個燈具安裝在一起,再經過后期編程控制才能呈現出多媒體大屏的效果。每一個點光源,都是現場施工人員親手一一安裝調試的結果,每一幀動畫背后,浸透的都是他們的心血。
這是一場時間與耐力的競賽,長達9個多月的建設周期,446棟樓宇,5座橋梁……他們的足跡遍布了整個漢陽,他們是這座城市的追光者,點亮了最美麗的漢陽夜!
張倩 文/圖